联盟活动
2023中欧海上新能源发展合作论坛氢能分论坛
发布时间:2023/11/25 00:00      来源:中国氢能联盟      分享:
在能源转型和碳减排双轮驱动下,绿氢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热点,也逐渐成为氢能规模化、多元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点。

近日,在由中国氢能联盟指导举办的2023中欧海上新能源发展合作论坛氢能分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衣宝廉院士等多位氢能行业专家和企业家代表围绕氢能发展现状、技术进展、模式创新、应用示范以及发展趋势等进行了交流和分享,一致认为发展绿氢已成为行业共识,绿氢技术进步、成本降低以及“绿氢+”应用的持续探索,将为氢能产业的壮大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也为解决全球能源危机、应对气候变化等重大挑战提供了新的可能。

绿氢提速,进入发展黄金期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为了达成2030年的碳达峰以及2060年的碳中和目标,衣宝廉院士强调,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通过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备绿氢,不仅可以实现储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再分配,同时也能够实现在交通、冶金、建筑等难以脱碳领域的脱碳目标。

图|美国《国家清洁氢能战略路线图》

近年来,全球各国均在加快绿氢发展脚步。以欧美为代表的地区在政策制定、技术研发、产业示范等方面均在大力支持绿氢产业的发展。欧盟先后发布《REPowerEU》计划、《可再生能源指令》,《欧洲氢能银行》等政策和激励措施,推进氢谷等代表性项目建设;美国发布《国家清洁氢能战略路线图》、《通货膨胀消减法案》,支持推进区域清洁氢中心建设。

我国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将氢能定位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定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10-20万吨/年,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制氢广泛应用并有力支撑碳达峰实现,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消费比重明显提升的关键指标。为我国绿氢发展指明了前景方向。

中国欧盟商会能源组主席、道达尔能源集团亚洲研发副总裁徐忠华在交流中表示,道达尔能源计划到2030年将其位于法国、比利时、德国与荷兰的炼油厂每年使用的50万吨灰氢完全替换为绿氢,这将实现每年减排近500万吨。

考克利尔竞立销售副总经理王国祥也在演讲文档中提到,工业是当前氢能最大的消费终端,占据了氢能总需求量的99%以上。然而,目前主要以灰氢为主,在双碳背景下,灰氢向绿氢转型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绿氢制备多技术路线协同并进

图|东台海上风电项目

绿氢一般指利用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电力,通过电解水技术制取的氢气。目前,全球相对主流的电解水制氢技术包括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ALK)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技术(PEM)。此外,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SOEC)等新型技术也在进行积极研发并探索开展相关试点示范。

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ALK)是目前全球最为成熟的电解水制氢技术。我国当前大部分制氢装备企业以及已开展绿氢项目主要采用了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路线,且随着近年来我国绿氢示范的快速推进,碱性电解水技术装备从产氢量、装备成本等方面均实现了突破。

图|考克利尔竞立向中石化新疆库车绿氢项目提供的1000Nm3/h碱性电解槽

王国祥表示,考克利尔竞立自1992年开始生产电解槽,最初研发的电解槽产品产氢量仅为20Nm³/h,目前公司分别推出了1200Nm³/h和1300Nm³/h电解槽,正在设计中的电解槽产氢量有望突破2000Nm³/h甚至3000Nm³/h。

另外,根据今年以来相关绿氢示范项目电解槽公开招标信息,碱性电解槽单台装备价格也实现了大幅度的降低。

相较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技术具有流程简单、能效更高、土地利用率高、绿电友好度高等多项优点。因此,该技术已成为全球各企业考虑绿氢产业长远发展时的重点研发方向。

图|长春绿动“氢涌”兆瓦级PEM电解槽展览

长春绿动东北区市场总监张伟佳表示,PEM电解水制氢技术在国际上相对成熟,康明斯、西门子、普顿、ITM POWER等企业较早就开展了PEM电解槽产品的研发,部分产品已实现大规模应用。我国相关企业也在积极探索PEM电解制氢技术路线,国氢科技、派瑞氢能、阳光氢能、亿华通等均已布局PEM制氢装备,部分企业已有兆瓦级产品投入运行。

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技术采用固体氧化物作为电解质,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无需使用贵金属催化剂等优点,发展前景广阔。

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氢能源研究中心技术总监区定容表示,欧盟和美国长期重视SOEC制氢技术发展和应用,百千瓦级SOEC样机已在美国、德国、丹麦等国家实现了初步商业化。我国清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中科院上海应物所、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潮州三环、潍柴动力等机构及企业在积极开展技术研发,并已实现部分小规模示范。

绿氢降本助力氢能多领域发展

图|南方电网公司广东广州供电局研制的基于固态储氢技术的氢能应急电源车

氢能实现规模化、商业化发展,成本和商业模式是至关重要的两个方面,随着绿氢成本的下降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探索,将有效助力氢能应用由车辆交通向化工、电力、航运等方向的全面发展。
衣宝廉院士指出,目前阻碍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依然是成本,在推进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成本下降的同时,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结合低成本氢储运技术,将加氢站零售氢价降低至30元/公斤以下时,燃料电池汽车运营成本可与燃油车竞争,从而推动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化发展。

图|全球首次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海上中试
绿氢的成本与可再生能源电价高度相关。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中国2050 年光伏发展展望(2019)》预测,至2035 年、2050 年,光伏发电成本相比当前预计分别下降50%和70%,达到0.2元/千瓦时 和0.13元/千瓦时。王国祥表示,当可再生电力的每度电价达到约0.16元/千瓦时,绿氢和灰氢的平准化成本有望持平。
模式创新也是提升绿氢成本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氢溯科技高级经理赵东表示,绿氢成本高企是目前制约绿氢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氢能与碳市场的高效协同,利用CCER等碳交易市场将氢能的减排效益通过交易市场实现增益,可有效降低氢气生产成本。
绿氢成本的降低,不仅能够有效地推动氢能在车辆、化工等领域的规模化发展,同时,也有望促进航运业等潜在的高碳排放领域的转型和升级。
保胜燃料电池副总经理赵杰表示,航运业每年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总量的3% ,若不遏制其温室气体排放的上升趋势,到2050年, 全球航运业温室气体排放量与2012年相比将上升50%-250% ,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占比约上升至17%。
国际海事组织于2018年通过了《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提出航运业在2008年基准上至2050年总排放量降低50%,并倡导逐步引入氢、甲醇、氨等零碳燃料技术,驱动航运业降低碳排放。

图|美国甲醇制氢燃料电池动力拖船“Hydrogen One”号

据赵杰介绍,目前,PowerCell已携手行业伙伴签署共同开发全球首艘甲醇制氢燃料电池拖船,并与挪威电气集成商SEAM签署了两艘氢动力船舶项目协议,两艘渡轮总功率约为13兆瓦,绿氢应用占比不少于85%,预计每年可减少26500吨二氧化碳排放。 
中国氢能联盟作为中国氢能产业的倡导者、推动者、实践者,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氢能产业创新发展。开展氢能领跑者行动,发布《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要求》标准体系、《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领跑者”性能评价导则》等标准,推进完成国内行业头部电解槽制造商装备评价认证,在宁夏宁东建设运营国家级绿氢关键装备实证基地,引领绿色氢能可持续发展。并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下获批可再生能源制氢减碳方法学,实现我国首个万吨级国际氢燃料电池汽车碳资产开发及交易合作项目落地,作为中欧能源技术创新合作氢能专项的牵头单位,建设中欧氢能技术创新中心,持续推动中欧氢能技术联合攻关和项目示范、绿氢指标互认及贸易对接。


- THE END -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