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由清华大学、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中国氢能源和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和国际氢能委员会联合举办的“氢能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探讨氢能在交通方面的发展,建立产业化应用的生态体系,寻求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技术路径和商业模式。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国家能源集团总经理凌文、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丰田汽车公司董事副总裁寺师茂树、国际氢能委员会联席主席Yang Woong-chul等出席并发表讲话。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主持。论坛邀请了来自国内外政府与相关部门的领导、氢能产业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汽车、能源等领域的企业代表参加。
会上,万钢指出,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标志,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量突破340万辆,中国占比超过50%,为节能减碳,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贡献。在氢燃料汽车方面,还有七个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第一,产业化、商业化进度显著落后;第二,一些关键技术难题久攻不下,而且差距明显;第三,产业链比较薄弱,工程化能力不足;第四,企业主体作用缺失;第五,制氢、供氢和加氢的系统比较落后,造成氢成本剧增;第六,技术标准、检测体系严重滞后;第七,国际开放合作还急需加强。
干勇做了题为《突破氢能发展的管理瓶颈和关键技术》的报告,他表示,氢能的应用牵扯到一系列的综合技术,从材料到运输、加氢,乃至最后运行的全生命周期,需要一个清晰的操作路径,国家顶层设计尤为重要。此外,可适当通过一定的补贴、税收、碳交易等政策杠杆,推动氢燃料及相关企业的发展。在关键技术开发上,企业也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加快发展速度。目前,中船重工、中材科技、国家能源集团等企业在制氢技术、制氢能力、车载供氢及氢能储运方面各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