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全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氢春号”在长春正式下线。列车由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具有零碳环保、智慧舒适、安全可靠、文旅融合等特点,是我国在绿色轨道交通领域的全新突破,标志着氢能驱动未来城市出行迈入崭新阶段。与传统有轨电车不同,此次发布的“氢春号”列车采用内置氢能动力系统,无需依赖接触网供电,运行时的唯一产物是水,真正实现了零碳排放。列车储氢系统采用金属基体加碳纤维材料缠绕结构,可承
2025-10-20
近日,隆基氢能成功获得来自海外客户的电解槽系统订单,将为位于纳米比亚的绿氢项目提供一台套LONGi ALK Hi1系列电解槽及辅助系统(BoP)。该绿氢项目计划于2027年第一季度正式投运,所生产的绿氢计划用于公路交通、轨道交通、非道路机械、离网发电及港口船舶等多类场景,为实现脱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撑。据隆基氢能介绍,该绿氢项目采用的ALK Hi1系列电解槽及配套系统严格遵循国际标准,满足CE认证要求。系统集成IGPT电源技术,具备
2025-09-28
近日,康明斯旗下能源解决方案品牌AcceleraTM正式宣布,向工业气体供应商林德集团交付35兆瓦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系统。该系统不仅是AcceleraTM迄今为止交付的规模最大的电解槽系统,还将作为林德集团位于美国纽约州尼亚加拉瀑布的在建绿氢工厂的核心制氢设备。该电解槽采用模块化质子交换膜技术,具备可扩展和大容量氢气输出能力,可完全依托清洁水电实现零碳排放制氢,助力工业运营脱碳并推动美国清洁能源转型。其装机容量达35兆瓦,
2025-09-22

近日,中集安瑞科旗下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与挪威公司Amon Gas签订2+2艘51000立方米氨双燃料中型LPG/液氨运输船建造合同。此次签约的船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中型气体运输船,也是全球首款采用氨燃料动力、容积超过51000立方米的MGC船型,标志着我国在清洁能源船舶建造领域取得新突破。随着国际海事组织(IMO)减排目标日益严格,航运业绿色转型压力骤增。氨能作为一种潜力巨大的零碳燃料,正成为船舶脱碳的关键路径。此次
2025-08-01
7月28日,法国液化空气集团天津氢能供应基地正式投产。该基地坐落于天津港保税区临港工业区,通过与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将其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氢气提纯加工为高纯氢,年产能达到3000吨。基地投产后将显著提升京津冀地区氢能供应能力,助力区域氢能产业加速发展。基地计划为天津氢能产业及氢能移动交通等提供所需的氢气及相关产品,分两期购地建设,总投资达到1.45亿欧元。一期
2025-08-01

近日,红旗品牌首款增程式构型燃料电池乘用车型——红旗C100FCEV示范车项目平台车首车,在中国一汽研发总院成功下线。该款车型实现了整车增程式燃料电池系统布局,在NVH性能、热管理效能及行李箱空间表现均优于同级产品,标志着红旗在氢燃料电池乘用车技术研发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为其新能源战略增添了关键里程碑。自2023年宣布“All in新能源”以来,红旗在新能源多领域布局。在氢能领域,红旗依托东北极寒环境优势,在季冻区开展
2025-06-23

4月23日,我国首款低压常温固态储氢燃料电池MPV亮相上海车展,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作现场指导。该款车型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支持下,由上汽集团、捷氢科技等单位共同打造,有望在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示范应用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该款车型搭载了捷氢科技专为乘用车(尤其EREV车型)开发的小功率燃料电池系统。系统额定功率50千瓦,燃料电池能量转化效率达50%,可高效协调乘员舱采暖和固态储氢装置放氢过程中所需的热量供应,
2025-04-29

11月29日,国务院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中央企业科技成果应用拓展工程首批项目清单,遴选确定产线带动、产品牵引、工程推动、中试平台、场景创建等5类共计50个项目。鞍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鞍钢集团”)的“绿氢零碳流化床氢冶金中试线”项目成为唯一入选的氢能相关项目。“绿氢零碳流化床氢冶金中试线”项目采用由鞍钢集团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大学共建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万吨级流化床绿氢直
2024-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