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
报
中国氢能联盟CHA
2023.12 ▏总第五十八期
Hello,2023年12月氢报新鲜出炉啦~
权威发布
国家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
工信部等五部门发布《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2024-2030年)》
上海市发布《关于开展2023年度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西藏自治区发布《氢氧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征求意见稿)》
吉林省发布《关于印发抢先布局氢能产业、新型储能产业新赛道实施方案的通知》
广东省发布3项氢储能重大应用场景机会项目
广东省东莞市发布《关于印发氢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
河南省郑州市启动2022年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奖励配套资金申报工作
重庆市九龙坡区发布《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3-2035年)》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发布《关于青山区促进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 (征求意见稿)》
内蒙古自治区发布《关于促进新能源消纳若干举措的通知》
专题报告
“氢能安全、气候有益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倡议
市场动态
中国牵头的ISO/TR 17326:2023《使用压缩氢气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低温冷起动性能试验方法》国际标准发布
国家能源集团牵头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加氢站NQI关键技术集成应用示范获批
国家能源液氢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启动建设
中国石化重庆燃料电池车用氢供应中心投运
中国宝武百万吨级氢基竖炉项目投产
中国航天5吨/天氢液化系统冷箱下线
中国船舶实船应用甲醇燃料供给系统完成验收
国电投百万吨级氢基绿色能源基地暨万吨级绿色航煤示范项目启动
东方氢能产业园正式开园
中广核灵武100万千瓦新能源离网制氢项目获批
国氢科技发布“氢涌智氢岛”一体化解决方案
国鸿氢能、金源氢化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京广港澳高速首段跨省氢长廊启动
广东氢能低温储运装备制造项目开工
深能库尔勒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示范项目投产
中集圣达因携手西安交大等下线40标方民用液氢罐车
三一氢能、稳石氢能发布新型电解制氢产品
福大紫金“氨-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舶成功首航
海得利兹发布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列产品
海外发展
欧盟理事会通过《净零工业法案》立场文件
欧盟为15个氢能项目拨付超12.5亿欧元资助资金
欧盟启动HYScale项目推进AEM制氢技术发展
法国公布更新版《国家氢能战略(征求意见稿)》
英国拟资助20亿英镑开发11个绿氢项目
西班牙资助1.5亿欧元推进12个绿氢项目开发
阿曼与荷兰拟联合开发“液氢走廊”
阿联酋实现应用100%可持续航空燃料客机飞行示范
昆士兰拟开发35%掺氢比例调峰电站
马士基、Bunker Holding等成立航运联盟并发布氢基燃料联合声明
丰田发布新款Mirai氢燃料电池汽车
ACWA Power携手PLN等拟在印尼开发15万吨/年绿氨项目
联盟活动
中国氢能联盟召开2023世界氢能青年科学家论坛
中国氢能联盟启动“2024新能源动力艇挑战赛×氢能动力艇联赛”
中国氢能联盟氢能行业月度会商(第十七期)顺利召开
氢报内容摘选自
联盟《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信息简报》第58期
联盟成员单位索取原文可登陆官网
或者发邮件至chinahydrogen@h2cn.org
01.国家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
12月2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文件由鼓励、限制和淘汰三类目录组成,鼓励类主要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的技术、装备及产品。其中,涉及氢能领域鼓励类包括氢(氨)储能,可再生能源制氢、运氢及高密度储氢技术开发应用及设备制造,加氢站及车用清洁替代燃料加注站,新一代氢燃料电池技术研发与应用,液态、固态和气态储氢,管道拖车运氢及管道输氢,氢能、风电与光伏发电互补系统技术开发与应用,电解水制氢和二氧化碳催化合成绿色甲醇,高炉富氢喷吹冶炼,可再生能源制氢、副产氢替代煤制氢等清洁利用技术,绿色氢能煅烧水泥熟料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玻璃熔窑利用绿色氢能成套技术及装备,基于氢能利用的节能陶瓷干燥窑及烧成窑炉装备,氢能源储运低温密封技术,70兆帕复合材料储氢气瓶组合阀门、高效低噪燃料电池氢气再循环泵及加氢站用高压高频严密切断氢气球阀,氢燃料发动机,燃料电池动力船舶及甲醇燃料、氨燃料等替代燃料动力船舶。
02.工信部等五部门发布《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2024-2030年)》
12月28日,国家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2024—2030年)》。文件提出,推动甲醇、氢等动力船型研发和试点,探索开发燃料电池等新型动力船型,形成系列化绿色船型品牌产品;加快液氨、液氢、液态二氧化碳等新型运输船研发,加快甲醇、氨、氢等低碳零碳燃料船舶发动机关键技术攻关,完成氢燃料船舶发动机研制,积极稳妥扩大燃料电池在船舶的应用范围,满足航运市场多元化绿色低碳发展需求。到2025年,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体系初步构建。绿色船舶产品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甲醇等绿色动力船舶国际市场份额超过50%;到2030年,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体系基本建成,绿色船舶产品形成完整谱系供应能力,绿色船舶技术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绿色船舶国际市场份额保持世界领先。
03.上海市发布《关于开展2023年度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12月29日,上海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科委、市交通委、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2023年度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文件提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各任务均由“示范应用联合体”申报,由燃料电池系统企业牵头,会同整车制造企业、车辆营运企业、加氢站运营企业、车辆使用单位等组成;“示范应用联合体”应在项目实施期间,完成对应车型的燃料电池汽车推广任务,车辆及其零部件应满足《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等国家及上海市有关文件要求,车辆运行数据按相关标准接入上海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平台;对“示范应用联合体”根据任务完成情况按《关于支持本市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举措》、《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专项资金实施细则》等文件有关标准支持;示范任务包括燃料电池客车示范应用(推广200辆)、燃料电池货车示范应用Ⅰ(推广365辆)、燃料电池货车示范应用Ⅱ(推广200辆)、燃料电池货车示范应用Ⅳ(推广850辆)。
04.西藏自治区发布《氢氧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征求意见稿)》
12月8日,西藏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氢氧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征求意见稿)》。文件提出,通过“启”(2024-2025年)“扩”(2026-2027年)“衍”(2026-2027年)三个阶段发展,打造自治区氢氧产销储用一体的“西藏绿氢”“雪域绿氧”“高原氢谷”等产业品牌,构建“氢助西藏”新格局,为自治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提供安全可控的消纳途径,为自治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稳定充沛的氢源氧源保障,为自治区氢交通、氢化工、氢建材等氢氧衍生行业带来绿色发展新机遇,为“西氢东送”提供新支撑。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1万吨/年、制氧量达8万吨/年,绿氢制备成本降低至18元/公斤,建成可再生能源制氢、制氧、市政天然气掺氢等示范项目10个,引进区外制氢、制氧企业10家以上,氢氧产业总产值规模达到10亿元;到2027年,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3万吨/年、制氧量达24万吨/年,绿氢制备成本降低至15元/公斤,“西藏绿氢”“雪域绿氧”等品牌有一定行业影响力,形成氢氧在交通、工业、电力、医疗及民生保障领域示范应用项目不少于30个,引进或培育区内外氢氧产业链上下游企业20家以上,氢氧产业总产值规模达到30亿元;到2030年,氢氧产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建成较为完备的氢氧产销储用一体网络,培育不少于10家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本地氢氧企业,“高原氢谷”产业品牌逐步打响,氢氧产业总产值规模达到50亿元。
05.吉林省发布《关于印发抢先布局氢能产业、新型储能产业新赛道实施方案的通知》
12月4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抢先布局氢能产业、新型储能产业新赛道实施方案的通知》。《抢先布局氢能产业新赛道实施方案》提出,实施风光消纳规模制氢工程,加快布局新能源直供模式和孤网运行模式制氢项目,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达20万吨/年,氢能产业项目带动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500万千瓦;实施氢基绿色能源应用工程,重点推进吉电股份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一期)、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到2025年绿色合成氨、绿色甲醇、绿色航煤等氢基绿色能源产能达100万吨;实施交通领域示范应用工程,加快推广氢能车辆应用,适度超前布局制氢加氢一体站、油气氢电合建站等基础设施,到2025年全省建成加氢站10座,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营规模达到500辆;实施能源领域协同示范工程,加强氢电协同,到2025年探索燃机掺氢、煤机掺氨试点示范;到2030年,全省氢能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到2035年,氢能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成为东北亚地区绿氢全产业链创新应用基地,建成“中国北方氢谷”。《抢先布局新型储能产业新赛道实施方案》提出,结合“氢动吉林”行动,拓展氢(氨)储能等应用领域,重点试点示范可再生能源制氢、制氨等更长周期储能技术,开展复合型储能试点示范;力争到“十四五”末,新型储能规模达到50万千瓦以上,综合储能时长不低于2小时。
06.广东省发布3项氢储能重大应用场景机会项目
12月6日,广东省发改委发布2023年新型储能重大应用场景机会清单。其中,氢储能项目共有3个,具体包括浮式海洋能源岛风电制氢项目(业主单位: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场景需求:适应深远海环境的电解制氢系统和深远海环境下的氢存储及转运系统),中山液氢储能综合能源利用系统项目(业主单位:中山先进低温技术研究院,主要场景需求:氢气液化与存储一体化系统和基于液氢的氢储能一体化系统),广晟氢能燃料电池与氢能产业示范园智慧能源微网项目(业主单位:广东广晟氢能有限公司,主要场景需求:氢能循环应用一体化系统和以氢储能为核心的园区智慧能源微网系统)。
07.广东省东莞市发布《关于印发氢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
12月12日,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东莞市氢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文件提出,聚焦氢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大型制造企业加快向氢能装备制造企业转型,提高氢能重大技术装备和高技术装备的设计、制造和系统成套水平及自主化能力;因地制宜拓展氢能多元化应用,重点推进氢能在以燃料电池汽车为主的交通领域的推广应用,积极拓展氢能在工业、储能、分布式能源、新兴及交叉领域的替代应用和融合发展;以“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为主线,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氢能装备先进制造基地与示范应用核心区为目标,实施研发创新水平提升、装备制造业全链条培育、燃料电池汽车强链补链、示范应用多元拓展等五大工程。到2025年,力争建成5家以上氢能相关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集聚发展3家以上龙头骨干企业、50家以上成长型企业;力争示范应用燃料电池汽车900辆,建成加氢站20座。
08.河南省郑州市启动2022年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奖励配套资金申报工作
12月1日,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组织2022年郑州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奖励配套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文件提出,支持2021年12月20日至2023年2月19日期间示范应用,符合当年度国家积分审核要求的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期间,在市内研发生产且登记注册的燃料电池汽车,中央财政奖励标准按照《燃料电池汽车城市群示范目标和积分评价体系》核算,省、市级财政按照中央财政奖励资金1:1:1比例进行配套。支持2021年12月20日至2023年2月19日期间加氢站对运营车辆加注的氢气,按照国家核准的实际加注量给予加氢站中央财政奖励,按照本地注册车辆的累计氢气加注量给予车辆运营主体或终端用户省、市财政奖励,省、市级财政按照中央财政奖励资金1:1:1比例进行配套。
09.重庆市九龙坡区发布《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3-2035年)》
12月13日,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政府发布《重庆市九龙坡区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3-2035年)》。文件提出,紧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推动建设世界一流、全国领先的“西部氢谷”。2023-2027年,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推动建设“成渝氢走廊”,助力成渝地区申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建设加氢站15座,燃料电池汽车产能达1万辆,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3,000辆,燃料电池公交车线路达10条,公共领域新增、更换车辆中燃料电池汽车占比达15%;2027-2030年,培育1-2家国内领军企业,建设加氢站20座,燃料电池发动机产能达4万台,燃料电池汽车产能达2万辆,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规模达8,000辆,燃料电池公交车线路达15条,公共领域新增、更换车辆中燃料电池汽车占比20%;2031-2035年,培育5-1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独角兽企业,建设加氢站数量达到30座,燃料电池发动机产能达10万台,燃料电池汽车产能达5万辆,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2万辆,燃料电池公交车线路达20条,公共领域新增、更换车辆中燃料电池汽车占比30%,氢能产业产值达1,000亿元。
10.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发布《关于青山区促进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 (征求意见稿)》
12月18日,武汉市青山区科经局发布《关于青山区促进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 (征求意见稿)》。文件提出,对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含)以上的氢能产业投资项目,按其建设有效期内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给予一次性补贴;对从事高压氢气/液氢存储的企业,按设备投资的10%给予最高200万元一次性补贴;按照年度累计氢气实际承运量,给予从事氢气运输的企业0.8元/千克、最高不超过80万元运营补贴;对新建和改建的加氢站,给予不超过100万元一次性建设补贴,对站内制氢设备投资额外给予设备购置成本25%、不超过100万元资金补贴;对氢气售价不超过35元/公斤的加氢站,按8元/公斤标准给予每年不超过100万元的运营补贴;对企业购置的符合武汉市相关奖励要求的燃料电池汽车、船舶和叉车,按市级财政奖励资金1:1.5予以配套支持。
11.内蒙古自治区发布《关于促进新能源消纳若干举措的通知》
12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促进新能源消纳若干举措的通知》。文件提出,推动新能源制氢及下游产业链延伸,充分发挥新能源边际效益快速壮大制氢产业,科学预测未来3-5年全区新能源利用水平及变化趋势,研究制定利用制氢设施及配套储能消纳风光电量的政策措施;持续优化电价政策,充分发挥电价引导作用,促进新能源消纳,源网荷储、风光制氢等新能源自备电站,自发自用电量暂不征收系统备用费和政策性交叉补贴,待国家相应政策出台后,按国家政策执行。
12.“氢能安全、气候有益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倡议
在低碳发展、能源转型、经济增长的背景下,全球氢能发展呈加速态势。氢气作为零碳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柱之一,在发展的同时,也应关注其作为间接温室气体可能带来的潜在温升效应。
12月9日,在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中国角活动上,中国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联合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氢能分会、申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氢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西安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海德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苏州中欧氢能技术创新中心等12家国内外单位共同发布“氢能安全、气候有益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倡议,坚持“安全为先,气候有益、协同发展”的原则,倡导各方聚焦以下领域开展合作:
一、搭建对话平台,推动氢能可持续发展,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共享氢能产业全链条重大安全和气候风险管控经验。
二、推动氢能全价值链关键核心技术、材料和装备创新合作,鼓励氢气排放监测以及氢能相关设备等先进技术研发,共谋氢能领域国际标准化体系构建。
三、探索在氢能贸易、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氢能装备研发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将氢气排放及其影响纳入项目评估考虑,共促气候效益最大化。
13.中国牵头的ISO/TR 17326:2023《使用压缩氢气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低温冷起动性能试验方法》国际标准发布
12月29日,由中国牵头的ISO/TR 17326:2023《使用压缩氢气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低温冷起动性能试验方法》国际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由中国联合日本、德国、法国、美国、韩国等国家的专家共同完成,主要规定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低温冷起动性能试验方法以及低温冷起动过程中氢安全、能量消耗量的测试方法,适用于不同压力等级、动力总成模式以及控制策略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14.国家能源集团牵头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加氢站NQI关键技术集成应用示范获批
12月27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体系”重点专项“加氢站NQI关键技术集成应用示范”正式获国家科技部立项批复,进入实施环节。该项目由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氢能公司)牵头,联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检计量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共同开展,主要研究加氢站性能质量评价、监测与测试、计量溯源等关键共性技术,建设加氢站综合性能一体化测试平台,助力加氢站安全生产、技术创新、提质增效,打造一批加氢站“领跑者”。
15.国家能源液氢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启动建设
12月8日,国家能源液氢技术研发创新平台正式启动建设。该平台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01研究所牵头,联合西安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晖石能源有限公司等共同建设,主要围绕液氢的制取、储(贮)存、运输、加注、应用及安全等方面开展工作,已入选国家能源局“十四五”首批“赛马争先”创新平台。
16.中国石化重庆燃料电池汽车用氢供应中心投运
12月20日,中国石化重庆燃料电池汽车用氢供应中心投运。该项目由中国石化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和中国石化重庆石油分公司共同建设,采用中国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以天然气副产氢气作为原料提纯制备燃料电池汽车用高纯氢,满负荷运行条件下每天可供应纯度为99.999%的高纯氢6,400公斤,可满足260辆氢燃料物流重卡用氢需求,预计每年二氧化碳减排量达2.7万吨,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燃料电池汽车用氢供应中心。
17.中国宝武百万吨级氢基竖炉项目投产
12月23日,由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建设的国内首套百万吨级氢基竖炉项目在广东省湛江市成功点火投产。该项目总投资18.9亿元,于2022年2月15日开工建设,采用“氢冶金电熔炼工艺”(HyRESP),通过贯通富氢气体净化、氢基竖炉还原、二氧化碳捕集、直接还原产品冷却等绿色短流程,形成“直接还原焦炉煤气精制”“工艺气体灵活调配”“冷态直接还原铁产品处置及应用”等系列领先技术的创新应用;项目投产后,相较传统高炉炼铁工艺同等规模铁水产量,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万吨以上。
18.中国航天“5吨/天氢液化系统冷箱”下线
12月8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航天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国产“5吨/天氢液化系统冷箱”成功下线。该产品突破“液氮预冷-氢气克劳德循环制冷液化工艺”“大型深低温卧式冷箱集成”“大承载力-高可靠性氢透平膨胀机”“连续型高效正仲氢转化换热器”“集故障诊断-自动启停-变工况自适应控制于一体的先进智能控制系统”等5大液氢设备生产领域多项关键技术,实现包括氢透平膨胀机、控制系统、催化剂、连续型换热器等核心部件的自主设计集成,具有换热效率高、产量大、安全可靠等特点,为国内首台连续型转化换热器大型氢液化系统核心设备。
19.中国船舶实船应用甲醇燃料供给系统完成验收
12月1日,由中国船舶集团广船国际海科院自主研发制造的实船应用甲醇燃料供给系统完成验收。该系统采用了高集成度、紧凑式、模块化设计理念,根据国际海事组织和船级社有关规则规范,充分考虑甲醇燃料毒性、低闪点的特性,结合用户需求制定设计指标,配备泄漏探测、安全防护等安全功能以及多变量、自适应的反馈控制系统,可根据用户端需求变化实时自动调整甲醇供给温度、流量和压力,确保系统持续、稳定、安全运行。
20.国电投百万吨级氢基绿色能源基地暨万吨级绿色航煤示范项目启动
12月10日,国电投百万吨级氢基绿色能源基地暨万吨级绿色航煤示范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讷河市拉哈生物技术与化学制药产业园内,由国家电力投资集团黑龙江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420亿元,占地面积162.9公顷,规划建设350万千瓦离网风电,配套16.4万吨/年制氢系统,可实现年产40万吨绿色航煤和40万吨绿色甲醇。万吨级绿色航煤项目采用国际首创的清华大学CO2AF专利技术,可年产1万吨绿色航煤。
21.东方氢能产业园正式开园
12月27日,东方氢能产业园正式开园。该项目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由东方电气集团投资建设,总投资约15亿元,占地面积87亩,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聚焦氢能核心技术研发、高端装备制造、临氢材料试验检测、多场景综合应用示范、多功能数字化运维服务等,打造科技创新中心、高端制造中心、检验检测中心、应用示范中心、数据服务中心,园区汇聚约20个国内外合作项目,为国内首座中欧合作氢能产业园。
22.中广核灵武100万千瓦新能源离网制氢项目获批
12月21日,中广核灵武100万千瓦新能源离网制氢项目获批。该项目位于宁夏自治区灵武市马家滩镇和白土岗乡境内,由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约3万亩,拟建设100万千瓦光伏系统,100兆瓦/200兆瓦时储能及制氢系统;项目利用光伏电力制绿氢,所产绿氢主要满足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新材料园区、太阳山工业园区及其周边工业园区用氢需求。
23.国氢科技发布“氢涌智氢岛”一体化解决方案
12月4日,国家电投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发布“氢涌智氢岛”一体化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国氢科技“氢涌”数智化平台和“氢涌”自主化装备,“氢涌”数智化平台包括“氢涌智算”、“氢涌智帷”和“氢涌智控”,“氢涌”自主化装备包括电气系统、制氢系统、控制系统和辅助系统。方案覆盖电氢耦合、储氢输氢、中央集控全流程,集软硬件高度集成、智能化整岛运行、全流程效益管理等特点。
24.国鸿氢能、金源氢化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12月5日,国鸿氢能科技(嘉兴)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股票代码9663.HK,全球发售7,952万股H股,每股发售价19.66港元,募集资金达15.63亿港元,主要将用于扩大氢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的研发及产能扩大、巩固公司供应链等。12月20日,河南金源氢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最终发售价为每股H股1.20港元,所得款项总额为286.69百万港元,净额为246.07百万港元,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公司日常运营等。
25.京广港澳高速首段跨省氢长廊启动
12月6日,京广港澳高速首段粤赣(广东广州-韶关-江西赣州)跨省氢长廊正式启动。该跨省氢长廊由广东云韬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与宝武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共同筹备,全长约428公里,途径G4京港澳高速-G6011南韶高速-G45大广高速,依托广州黄埔港、白云货运站场、广东韶关钢铁、江西省海螺水泥等企业日常物流运输场景,采用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49吨氢能牵引车,以宝氢科技有限公司制氢加氢设施为支点,打造粤赣省际氢能重卡物流运输示范线路。
26.广东氢能低温储运装备制造项目开工
12月26日,广东氢能低温储运装备制造项目开工。该项目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由开平市公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中科富海(中山)低温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总投资15.36亿元,占地面积约200亩,规划建设国内首个大型低温储运装备制造基地,主要产品包括液氢槽车、液氢储罐、液氢罐箱、车载液氢瓶、液氢酷德宝等大型超低温液体储存和运输装备。
27.深能库尔勒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示范项目投产
12月7日,深能库尔勒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示范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位于新疆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由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深圳氢蓝时代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1.68亿元,占地270亩,建设6兆瓦离网式光伏电站一座,配套建设2.5兆瓦/2.5兆瓦时化学储能装置1套、500标方/时制氢装置2套、500公斤/天加氢站1座(总储氢量1,090.19公斤),200千瓦氢燃料电池储能发电机组1套;项目利用光伏电力制绿氢,光伏年发电量1,110万千瓦时,绿氢年产能169吨,所产绿氢用于满足氢燃料电池发电机组和20辆49吨氢燃料电池牵引车用氢需求,涵盖离网式光伏发电制氢、氢气存储、加注、重卡及热电联供全闭环应用场景。
28.中集圣达因携手西安交大等下线40标方民用液氢罐车
12月29日,由张家港中集圣达因低温装备有限公司、北京特种工程设计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联合研发的40标方液氢罐车正式下线。该项目隶属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液氢制取、储运与加注关键装备及安全性研究”项目,联合攻关团队依次攻克了40标方液氢罐车总体工艺流程及安全结构设计、高性能绝热材料高效配比应用、超低温材料焊接、高真空获取及长效维持技术等核心关键技术,为国内首台民用40标方液氢罐车。
29.三一氢能、稳石氢能发布新型电解制氢产品
12月8日,三一氢能有限公司发布S系列3,000标方/时方形电解槽。该产品采用模块化和经仿真分析验证的进出液流场设计,应用SIEMS三一综合能源管理系统,单小室电解面积3.3平方米,工作压力0.5兆帕,额定电流密度10千安/平方米,制取每标方氢气直流电耗4.1-4.3千瓦时,单槽制氢产能达3,000标方/时。深圳稳石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发布10千瓦级AEM(阴离子交换膜)电解制氢系统,该产品额定产氢量2,000升/时,制氢每标方氢气直流电耗4.5千瓦时,体积功率密度71.4瓦/升。
30.福大紫金“氨-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舶成功首航
12月25日,由福大紫金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氨-氢”燃料电池动力环保船在闽江完成首航。该船采用“氨-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以液氨为燃料,通过耦合低温氨在线制氢发电为船舶提供动力,适用于执法船、渔船等中小型船型,实现氢能在船舶上的即产即用和安全高效发电。
31.海得利兹发布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列产品
12月6日,北京海得利兹新技术有限公司发布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系列产品。该系列产品基于海得利兹高温膜燃料电池技术打造,包括5千瓦、10千瓦、30千瓦热电联供系统产品。其中,5千瓦热电联供产品额定发电功率3.5千瓦,额定发热功率4.5千瓦,热电总功率8千瓦;10千瓦热电联供产品,额定发电功率7千瓦,额定发热功率9千瓦,热电总功率16千瓦;30千瓦热电联供产品,额定发电功率30千瓦,额定发热功率45千瓦,热电总功率75千瓦;该系列产品可使用甲醇、工业副产氢、氨等燃料,输出380伏或220伏交流电同时,可输出50-85℃热水,发电效率达40%以上,热电综合效率达90%以上。
32.欧盟理事会通过《净零工业法案》立场文件
12月7日,欧盟理事会通过《净零工业法案》立场文件。相较《净零工业法案》草案文件,将法案战略净零技术清单从8项增加到10项,增加了核燃料和可持续性替代燃料。《净零工业法案》草案于2023年3月发布,目标到2030年,推进欧盟达到能源和气候目标所需的净零技术制造能力至少40%由欧盟本土实现,法案草案文件支持的8项净零技术包括太阳能光伏(PV)和太阳能热能、陆上风能和海上可再生能源、电池和存储、热泵和地热能、电解槽和燃料电池、可持续沼气/生物甲烷、碳捕获、利用和储存(CCUS)和电网技术,其中电解槽本土制造总装机容量目标到2030年至少达到100吉瓦,氢能约占到2050年欧洲能源结构的20%。
33.欧盟为15个氢能项目拨付超12.5亿欧元资助资金
12月16日,欧盟委员会宣布,通过欧盟创新基金为15个氢能相关创新性项目拨付超12.5亿欧元资助资金。该批项目包括:H2 Green Steel(绿色钢铁项目,位于瑞典,获25亿欧元),FFI Holmaneset Green Ammonia Production (位于挪威,获约2.04亿欧元),IRIS(绿色甲醇项目,位于希腊,获约1.27亿欧元),Green Meiga(绿色甲醇项目,位于西班牙,获约1.23亿欧元),electroMethanol-Rhône(绿色甲醇项目,位于法国,获约1.15亿欧元),Topsoe SOEC Stack Module Factory(SOEC工厂项目,位于丹麦,获9,400万欧元),Tarragona Network Hydrogen(电解槽制造智能工厂,位于德国,获5,192.6万欧元),HydrOxy Hub Walsum(绿氢项目,位于德国,获约4,921.27万欧元),Triskelion(绿色甲醇项目,位于西班牙,获约4,884.67万欧元),Green Ammonia Linz(PEM电解槽工厂,位于奥地利,获4,850万欧元),E-fuel pilot(可持续燃料项目,位于挪威,获4,000万欧元),Seaworthy(飘浮式风电制氢项目,位于丹麦,获2,600万欧元),Giga-Scales(质子交换膜项目,位于比利时,获1,103.1万欧元),HyNCREASE(电解槽、燃料电池生产线项目,位于德国,获522.436万欧元)。
34.欧盟启动HYScale项目推进AEM制氢技术发展
12月7日,欧盟启动HYScale项目。该项目由Cutting-Edge Nanomaterials(CENmat)公司牵头,联合德国航空航天中心、意大利国家研究理事会、法国原子能与替代能源委员会、卢布尔雅那大学、希腊公共电力公司等开展,通过开展阴离子交换膜(AEM)材料、组件、电堆等研发,开发单台功率100千瓦、目标成本400欧元/千瓦的阴离子交换膜电堆,推进阴离子交换膜电解制氢技术迭代和规模化市场应用。
35.法国公布更新版《国家氢能战略(征求意见稿)》
12月20日,法国政府公布《国家氢能战略(征求意见稿)》。文件提出,法国计划到2030年建成装机容量6.5吉瓦的低碳氢产能,到2035年增至10吉瓦;拟在未来3年里投入40亿欧元补贴,支持部署1吉瓦电解产能,到2030年投入总计近90亿欧元支持氢能全产业链部署;计划于2024年启动竞争性招标程序进行首次氢能项目招标;将推出TIREURT税收减免资助计划,自2024年1月1日起,生产每公斤可再生氢和低碳氢最高可获得4.7欧元补贴;将展开关于自然氢的探索研究,到2025年评估法国天然氢的开采潜力、经济利益和环境影响;倡议利用电解制氢支撑电网调峰。
36.英国拟资助20亿英镑开发11个绿氢项目
12月14日,英国能源安全部宣布,拟在未来15年提供总计20亿英镑开发11个绿氢项目。该批项目包括:Barrow Green Hydrogen(Carlton开发,位于英国西北部,制氢装机21兆瓦),Bradford Low Carbon Hydrogen(Hygen开发,位于约克郡,制氢装机24.5兆瓦),Cromarty Hydrogen(Scottish Power等开发,位于苏格兰,制氢装机10.6兆瓦),Green Hydrogen 3(HYRO开发,位于英国东南部,制氢装机10.6兆瓦),HyBont(Marubeni Europower开发,位于威尔士,制氢装机5.2兆瓦),HyMarnham(JG Pears等开发,位于东米德兰,制氢装机9.3兆瓦),Language Green Hydrogen(Carlton Power开发,位于英国西南部,制氢装机7.0兆瓦),Tees Green Hydrogen(EDF开发,位于英国东北部,制氢装机5.2兆瓦),Trafford Green Hydrogen(Carlton Power开发,位于英国西北部,制氢装机10.5兆瓦),West Wales Hydrogen(H2 Energy等开发,位于威尔士,制氢装机14.2兆瓦),Whitelee Green Hydrogen(Scottish Power开发,位于苏格兰,制氢装机7.1兆瓦)。
37.西班牙资助1.5亿欧元推进12个绿氢项目开发
12月3日,西班牙政府宣布,为12个总装机容量为309兆瓦的绿氢项目拨款1.5欧元。该资助在西班牙生态转型和人口挑战部H2 Pioneers计划框架下开展,资金源自总额6,000亿欧元的NextGenerationEU后疫情复苏基金。项目包括:La Zaida Green Hydrogen(位于萨拉戈萨市,Enel Green Power开发,装机20兆瓦,获1,500万欧元),Musel GreenMet(位于希洪市,Hymet Musel开发,装机50兆瓦,获1,500万欧元),GP H2 As Pontes(位于加利西亚市,EsuH2 Mjolnir开发,装机40兆瓦,获1,500万欧元),Valle H2V Navarra(位于纳瓦拉,Accionaplug Calle H2V Navarra开发,装机25兆瓦,获1,500万欧元),Green H2 Los Barrios(位于安达卢西亚,H2 Los Barrios开发,装机25兆瓦,获1,495万欧元),H2-Vallmoll(位于加泰罗尼亚,Lhyfe Hidrogeno开发,装机15兆瓦,获1,410万欧元),HyBizkaia EFuels and Mobility (位于比斯开省,Basque Hydrogen等开发,装机10兆瓦,获1,325万欧元),H2 Puerto Sevilla(位于塞维利亚,Solaner Dos开发,装机9.1兆瓦,获965万欧元),Hystone(位于坎托里亚,SailH2等开发,装机10兆瓦,获933万欧元),H2OSSA(位于拉曼恰,Etfuels Spain开发,装机50兆瓦,获882万欧元),H2 Alcarria(位于拉曼恰,Ficus Power开发,装机5兆瓦,获496万欧元)。
38.阿曼与荷兰拟联合开发“液氢走廊”
12月3日,阿曼能矿部与阿曼国家氢能公司(Hydrom)、荷兰阿姆斯特丹港务局、能源储存和处理公司Zenith Energy Terminals及液化天然气运输服务提供商GasLog 签署一项联合协议。根据协议,合作方将联合投资建设“液氢走廊”项目,将阿曼境内生产的绿氢以液氢方式,运输至Zenith Energy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港口码头,供应并满足阿姆斯特丹港内本地用户及欧洲大型工业用氢需求。
39.阿联酋实现应用100%可持续航空燃料客机飞行示范
12月1日,阿联酋航空公司宣布,成功实现使用100%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客机飞行示范。本次飞行示范由空中客车、普惠公司、Neste公司、Virent公司和易诺克集团联合开展,以空中客车A380客机为示范机体,四台发动机其中一台由“100%可持续航空燃料”驱动,共携带四吨可持续航空燃料,在阿联酋迪拜国际机场起飞,为全球首次在A380飞机上使用SAF的飞行示范。
40.昆士兰拟开发35%掺氢比例调峰电站
12月4日,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政府宣布,拟开发一座调峰电站Brigalow Peaking。该电站由昆士兰州CS Energy公司开发建设,规划应用12台通用电气公司型号为LM2500XPRESS的燃气轮机,单台容量为33兆瓦,采用可再生氢与天然气的混合燃料发电,初始设计掺氢比例为35%,计划未来实现100%纯氢发电;项目旨在协同支持间歇性风光发电,可满足7.5万户家庭用电需求,预计2026年投运。
41.马士基、Bunker Holding等成立航运联盟并发布氢基燃料联合声明
12月6日,在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马士基集团、丹麦船用燃料供应商Bunker Holding Group、塞尔维亚可再生能源开发商CWP Global、海上风电开发商沃旭能源、富查伊拉港、丹麦托普索公司、RMI等共三十个航运界公司、组织、机构联合成立“航运联盟”并发布氢基燃料联合声明。根据声明,各方将通过合作积极推动绿氢及绿氨、绿醇等氢基零排放燃料在航运业的应用,到2030年,氢基零排放燃料产能达到1,100万吨/年,在航运业的应用比例力争达到10%;到2040年,“航运联盟”中货运业主全部使用零排放燃料船舶,助力实现《2023年国际海事组织(IMO)船舶温室气体(GHG)减排战略》提出的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年度排放总量比2008年至少降低70%、并力争降低80%的目标。
42.丰田发布新款Mirai氢燃料电池汽车
12月4日,丰田汽车发布新款Mirai氢燃料电池汽车。该车与现款Miral相比,配备了最大功率为134千瓦的燃料电池系统,峰值扭矩达到300牛・米,0至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为9.2秒,储氢罐以T字形布置在车底,包括一个纵向氢气罐和两个横向氢气罐,共可储存5.6公斤氢气,续航里程在WTLC(世界轻型汽车测试循环)工况下达850公里,预计于12月18日在日本上市,价格折合人民币在35.4万至42万元之间。
43.Fortescue公司拟投资50亿美元在巴西建设800吨/天绿氢工厂
12月7日,沙特阿拉伯ACWA Power公司与印尼国有电力供应商PT Perusahaan Listrik Negara (PLN)、国有化肥和化学品生产商PT Pupuk Indonesia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三方合作拟共投资约10亿美元在印尼开发绿氨项目Garuda Hidrogen Hija(GH2);项目配套建设总装机容量600兆瓦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厂,利用风光可再生能源电力制绿氢并合成绿氨,绿氨规划产能15万吨/年,预计2026年投运。
44.中国氢能联盟召开2023世界氢能青年科学家论坛
12月18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浙江省人民政府指导,中国氢能联盟、温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温州市工业与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温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承办的2023世界氢能青年科学家论坛在温州召开。温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振勇、中国氢能联盟副秘书长马天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助理驻华代表张卫东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丁文江,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陈维荣,国际氢能委员会执行董事史蒂文分别就镁基固态储氢研究、氢能轨道交通发展和全球氢能发展趋势发表主旨报告;大连海事大学、中国船舶第七一二研究所、荷兰国家应用科学研究院(TNO)、PowerCell公司、液化空气(中国)研发有限公司、巴拉德动力系统公司等企业代表分别做专题分享;与会代表围绕氢能前沿技术和应用开展深入研讨,助力推动全球氢能科技跨界融合、协同创新和普及应用;论坛期间启动了中国首个零碳科创氢能体育竞赛项目“2024新能源动力艇挑战赛×氢能动力艇联赛”,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智慧能源研究中心、浙江金风科技有限公司和温州市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就平阳西湾风电制氢示范项目进行签约;国家能源集团、温州市工业与能源发展集团、国家电投等单位及国际组织、金融机构、行业组织、科研院所近两百人参加会议,论坛由温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徐海严主持。
45.中国氢能联盟启动“2024新能源动力艇挑战赛×氢能动力艇联赛”
12月18日,在2023世界氢能青年科学家论坛上,中国氢能联盟正式发布中国首个零碳科创氢能体育竞赛项目“2024新能源动力艇挑战赛×氢能动力艇联赛”。联赛由中国氢能联盟与体育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发起,将与摩纳哥新能源动力艇挑战赛开展战略合作,以比赛为载体推动氢能科技创新突破和成果转化,促进氢能技术在船舶领域应用。本次活动以高校为单位进行报名,在组委会提供的标准船体上完成动力系统设计和参赛船艇制作并驾驶参赛船艇开展比赛,燃料电池企业可通过产品赞助、技术支持等方式与高校合作组队或由组委会协助配对组队;比赛采用积分赛形式,设置耐力挑战赛和回转障碍赛两个项目;中国氢能联盟与国家体育行业主管部门将成立赛事技术委员会,指导制定赛事技术标准,建立赛事评价体系,由专业国际赛事运营团队进行赛事保障;活动将于近日在官方渠道开启报名通道,参赛队伍线上报名,2024年1月确认参赛资格,4月完成参赛船艇制作和测试,5月正式开赛。该活动同时为摩纳哥新能源动力艇挑战赛中国区预选赛,获胜队伍将获得2024摩纳哥新能源动力艇挑战赛中国区代表参赛权。
46.中国氢能联盟氢能行业月度会商(第十七期)顺利召开
12月7日,由中国氢能联盟主办、广州市氢能和综合智慧能源产业发展联合会承办,组织北京、上海、深圳、大连等国内9个区域氢能组织在广州市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第十七期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组织月度会商。会议结合广州氢能发展特色以“氢能产业商业化路径的创新与发展”主题,围绕区域氢能产业政策创新、商业化模式创新、氢能商业化发展建议以及区域年度氢能发展情况等进行交流研讨。
第58期【Hear 氢】已在喜马拉雅正式上线,
敬请关注中国氢能联盟官方号收听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