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是首个“国际清洁能源日”,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指出,要加快培育发展氢能产业,加速推进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2023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江西省南昌市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注重水电等优势传统能源与风电、光伏、氢能等新能源的多能互补、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氢能日益成为我国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抓手,并为全球清洁能源发展和能源转型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以下内容转载自国家能源局公众号,转载时有删减
2024年1月26日是首个“国际清洁能源日”。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为国际清洁能源日发表的视频致辞中表示,为了避免气候紊乱的最严重后果并推动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公平、公正、平等、迅速的方式,从污染严重的化石燃料向清洁能源转变。
古特雷斯赞扬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所做的工作,同时欢迎各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第二十八届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产能提高两倍的呼吁。
古特雷斯表示:“我坚信,逐步淘汰化石燃料不仅是必要的,更是必然的,但是,各国政府需要行动起来,加快转型。清洁能源未来势不可挡。让我们共同努力,加快实现这样的未来。”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市场,也是全球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能源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潘慧敏1月25日在国家能源局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在全球清洁能源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5.1亿千瓦,其中中国的贡献超过一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清洁能源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力量。
图|国家能源局1月25日举办新闻发布会
中国已成为世界清洁能源发展
不可或缺的力量
2023年8月,联合国大会决议,将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的成立日,也就是每年的1月26日设为“国际清洁能源日”。
“设立国际清洁能源日,展示了国际社会关于能源清洁低碳发展、公正包容转型的广泛共识,将进一步激发全球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研发、创新和部署活动,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加速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潘慧敏表示。
中国的清洁能源发展正在引领全球能源结构调整,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报告显示,过去十年间,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了60%和80%,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中国创新、中国制造、中国工程。
图|中国能建葛洲坝公司投资建设、隆基提供光伏组件的乌兹别克斯坦1GW光伏项目一期
装备制造方面,目前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和具有竞争力的清洁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培育出一批国际一流能源装备制造企业,满足全球清洁能源设备需求,成为稳定全球清洁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力量。
以光伏和风电为例,近年来中国光伏发电技术快速迭代,多次刷新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2022年量产先进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4.6%,2023年再次刷新纪录达到25.5%。中国是全球光伏装备制造产能最大的国家;中国在大容量机组研发,长叶片、高塔架应用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大功率风机、超低风速风机、深远海风电技术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
投资方面,中国企业海外清洁能源投资遍布主要国家和地区,涵盖风电、光伏发电、水电等主要领域,目前,中国风电、光伏产品已经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额分别超过334亿美元和2453亿美元。
积极参与清洁能源国际治理
1月26日是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的成立日。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于2009年1月26日成立,是全球可再生能源与能源转型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也是能源领域覆盖面最广的合作机制之一。
中国始终是国际清洁能源合作的重要参与者。为加强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展示中国可再生能源的成绩与经验,2014年1月中国正式加入IRENA。2021年6月7日,国家能源局与IRENA签订《中国国家能源局与国际可再生能源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同意围绕能源转型战略与政策,清洁能源技术推广与应用,以及帮助和支持其他国家清洁能源发展三个方面开展合作。
潘慧敏介绍,国家能源局持续通过全球清洁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等合作平台和IRENA、IEA、G20、APEC等多边组织及几十个双边能源合作机制深化与各国的清洁能源合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除了积极与IRENA合作,中国还搭建高水平合作平台,广泛凝聚能源转型共识。中国与9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建立政府间合作关系,倡导建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和全球清洁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打造了“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和国际能源变革论坛两大能源外交活动。推动中国—中亚、中国—阿盟、中国—东盟、中国—非盟、中国—中东欧和亚太经合组织可持续能源中心等6个区域能源合作平台落地见效,有力促进了相关国家和地区在能源领域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目前,中国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通过一大批清洁、高效、质优的绿色能源合作项目,有效解决了有关国家和地区用电难、用电贵等问题,为消除能源贫困、落实联合国“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的全球发展目标作出贡献。
图|由中电装备建设的巴基斯坦默拉直流输电工程拉合尔换流站鸟瞰图
为推动全球清洁能源转型做出新的贡献
潘慧敏介绍,下一阶段,国家能源局将本着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原则,继续与各国团结一致,携手加强合作。一是持续加强国际技术创新合作。共同推动建设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各国解决因间歇性、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不断提高而面临的系统稳定性、可靠性等技术问题。二是加大对发展中国家转型支持力度。要始终考虑各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加强经验和最佳实践分享,助力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对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供应安全与推进低碳转型的双重挑战,呼吁发达国家提供部署可再生能源所需的资金和技术。三是维护开放安全稳定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强沟通协调,共同维护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合作环境,避免个别国家因采取歧视手段或对国际贸易变相限制抬高可再生能源的成本,降低部署效率。通过以上努力,支持全球清洁能源转型,支撑全球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
“在助力全球清洁能源发展的同时,中国敞开怀抱欢迎世界各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共同推动清洁能源发展,推进全球能源转型。”潘慧敏表示,未来,中国将在大力推动国内清洁能源发展的同时,为全球贡献更多的中国技术、中国产品和中国方案,为全球清洁能源发展和能源转型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氢能联盟作为中国氢能产业的倡导者、推动者、实践者,持续中国氢能产业国际合作。一是积极开展产业研究工作,加强中欧产业协同创新。编制《中俄能源合作投资指南(氢能部分)》,联合FCH-JU发布《氢谷-世界新兴氢经济洞察报告》,在世界经济论坛合作发布《绿氢加速倡议——中国绿氢赋能措施建议报告》中文版(即《中国绿色氢能发展路线图》),发布德国、法国等氢能国别专题报告等。二是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建设,助力地方构建氢能生态。牵头建立苏州中欧氢能技术创新中心,推动产学研用交流,并配合国家能源局能源变革对话活动,中欧氢能技术创新中心专注于中欧氢能产业研究、装备技术展示和孵化、UNDP职业人才培养等工作,与UNDP、EUCCC、GIZ、Total、SNAM深度协同。三是积极开展品牌活动,搭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举办世界氢能科学家论坛、中欧氢能产业峰会、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与氢同行欧洲站、科普培训等多元化活动。
国际清洁能源日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