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26日,2024 汉诺威工业博览会 (HANNOVER MESSE 2024) 在德国汉诺威展览中心举行。本届展会以“为工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为主题,聚焦工业4.0、新能源、人工智能、电气工程、5G等领域。其中,可持续能源和零排放能源为展会焦点,氢能企业更是跻身为展会“C位”。
2024 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共有来自60个国家/地区的约3900家企业参加展会,主要涉及工业4.0、新能源、人工智能、电气工程、5G等领域。据不完全统计,作为东道主,德国参展企业共1320家,占比33.8%,位列第一。而中国大陆地区(不含中国台湾地区67家、中国香港地区12家)以1152家参展企业位居第二,占比达到29.5%,是美国(106家)的11倍、日本(20家)的58倍、韩国(69家)的17倍、印度(88家)的13倍。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展会可持续能源和零排放能源成为焦点,而其中氢能更是成为了本届展会的重要亮点之一。据统计,本届展会共有452家氢能相关企业参展。其中,德国氢能参展企业243家,位列第一;中国大陆地区(不含中国台湾地区2家)则以39家位列第二。其他部分国家氢能参展企业数量分别为:美国23家、加拿大17家、意大利15家、英国15家、荷兰11家、挪威10家、瑞士10家、西班牙8家、法国7家、日本7家、韩国7家。参展企业涉及业务方向包括可再生能源制氢、燃料电池及零部件、绿氢应用解决方案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在国家氢能战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清洁低碳氢能创新应用工程等顶层设计、示范应用的共同推动下,中国氢能产业加速推进,全产业链企业数量逐年增加,行业发展带动在产业链细分环节诞生了一批批高精尖企业,逐步掌握了部分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了有力市场竞争力,并进一步向国际市场拓展。
2023年,德国发布的新版《国家氢能战略》强调了“绿氢”的优先发展地位,随着氢能在德国清洁能源发展中的比重不断被提高,根据德国《国家氢能战略》预计,到2030年,德国约50%到70%的氢能需要进口。中德两国在氢能领域的合作充满了无限可能。
近年来,中德持续推动绿氢产业合作。2024年4月14日,德国总理朔尔茨携环境、农业、交通3名内阁部长以及由西门子、宝马、奔驰、蒂森克虏伯等重量级企业的相关负责人组成的经济代表团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并首站安排参观了位于重庆的博世氢动力系统(重庆)有限公司。2022年,中国驻慕尼黑总领馆与德国巴伐利亚州经济、区域发展与能源部以及巴伐利亚州氢能中心联合举办“中国-巴伐利亚州氢能合作论坛”,巴伐利亚州副州长兼经济部长艾万格表示,中国是巴州最大贸易伙伴,双方在应对气变、新能源领域合作潜力巨大,希通过论坛推动相关领域合作迈上新台阶。
中德企业间的氢能合作也在持续升温。2022年11月,德国蒂森克虏伯分别与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氢能公司)、中国石化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根据协议,蒂森克虏伯将与国华投资(氢能公司)围绕目前及未来全国范围内的新能源、氢能、氨能、技术装备、能源贸易等方面加强合作,并携手打造绿电制绿氢、绿氢制绿氨完整产业链;与中国石化在氢能技术发展、应用场景、商业模式等领域展开合作,共同提升氢能上下游的协同和经济性。2023年8月15日德国蒂森克虏伯集团执行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米格尔·洛佩兹一行受邀参观了国家能源集团数字化生产指挥中心,并与中国氢能联盟理事长,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国跃在风电、氢能以及绿色化工等方面合作深入交流。
中国氢能联盟作为中国氢能产业的倡导者、推动者、实践者,也在持续发挥联盟力量,推动中德氢能合作。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牵头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1.8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碳足迹和可持续性评估方法研究",并获国家科技部立项批复,有助于中德两国绿色能源低碳发展和标准互认。在此基础之上,在中欧能源技术创新合作办公室大力支持下,中国氢能联盟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联合主办“国际绿氢标准与市场”论坛,以期加速绿氢产业标准化建设,推动绿氢贸易的增长。另外,在“亚洲与德国交通转型”和“中德能源与能效合作伙伴”项目等框架下,联合相关合作伙伴成功举办“中德氢能战略与合作研讨会”、“中德氢能城市群—能源与交通领域耦合专家研讨会”、“中德输氢及加注专家研讨会”等会议。
3月27日,德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于娜2024中国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国际绿氢标准与市场”专题论坛上指出,气候变化是这个时代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德国和中国都已经认识到两国必须在应对这一挑战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国际合作对德国氢能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德国承诺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氢能研究开发和项目部署,从而促进氢能技术进步,到2030年前将德国打造成氢行业领先的市场和一个技术提供商。氢能市场可持续发展和增长需要统一国际标准、有力监管、氢能交易产品,中德双方不仅要在管理和投资方面寻求实现经济性,并且还要在建立高技术标准方面加强努力,共同应对挑战,促进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