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氢能+低空经济」,加码布局「空中之城」
发布时间:2025/03/22 11:15      来源:中国氢能联盟      分享:


37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政协委员、中航工业特级技术专家羊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发展低空经济要从空域开放与管理、安全保障、技术创新和市场驱动等方面协同发力,推动应用规模化。
我国已经迎来了低空经济黄金机遇期、产业腾飞期,低空经济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激活消费新业态,“空中之城”将不再是梦想。
3月5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将“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纳入今年重点工作。自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加快前沿新兴氢能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以来,已有30个省(区、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低空经济相关内容,我国低空经济正蓄势起飞。同时,在绿色低碳发展和能源转型的需求下,氢能和低空经济的融合发展正备受关注。

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氢能与低空经济的结合是近年来全球能源转型和航空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也是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两者通过政策驱动、技术创新、产业链协同等维度深度融合,正在推动清洁能源与未来交通的新变革。

政策红利释放:国家与地方的「双重推力」
中央及地方纷纷发布氢能和低空经济结合的相关支持政策、专项补贴及国家标准,为氢能和低空经济的融合发展奠定基础。
在国家层面,2020年6月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无人机用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GB/T38954-2020),这是全球首个国家级无人机用氢燃料电池标准,适用于微型或轻型无人机的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及其配套的氢气储存和供应系统,于2020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2024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联合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通用航空装备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各领域,成为低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以电动化为主攻方向,兼顾混合动力、氢动力、可持续燃料动力等技术路线,加快航空电推进技术突破和升级,开展高效储能、能量控制与管理、减排降噪等关键技术攻关。

在地方层面,以广东、四川、浙江、江苏为代表的省份已发布氢能无人机相关的支持政策措施、行动方案及专项补贴,最高可获得50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

商业化进程加速:从技术突围到出口海外

低空经济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将为氢能提供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相关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为5059.5亿元,增速为33.8%。根据中国民航局的预测,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近年来,我国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氢能应用不断涌现。协氢新能源、氢鹏科技、氢航科技等氢能企业及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不断研发新型氢能无人机、氢能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等低空飞行器。其中,国内氢能无人机已实现零下四十摄氏度低温启动,在寒冷地区或高海拔地区作业优势明显,为能源巡检、应急救援等工作提供可靠保障;国内首架液氢驱动的吨级eVTOL无人飞行器成功试飞,为我国液氢商业化和低空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氢能无人机具备清洁性、续航长、重量轻、补能快、载重大等显著优势,可应用于应急救援、物流配送、遥感测绘、电力巡检等多个领域。在物流配送领域,可运输大型、重型货物,甚至可用于跨海岛物资运输任务;农业植保中,能携带更多农药或肥料,提高单次作业面积,减少作业次数。此外,氢能无人机正逐步应用于光伏清洗、玻璃幕墙清洗、消防、吊装等细分场景,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宽。

随着“氢能+低空经济”商业化进程正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展开,我国氢能无人机企业积极布局海内外市场,收获大量合作和订单。以近期完成数千万元首笔A轮融资的协氢新能源为例,2024年7月,协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池州生产基地完成首批30台无人机3千瓦氢燃料电池订单;12月,协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氢洋科技有限公司签订6亿元1000台百公斤级出口农业用氢能无人机合作协议。除在国内销售外,协氢新能源无人机还远销中东、南美、欧洲、中亚等地,2024年出口率超过30%。
受日渐增长的需求影响,氢能无人机企业为进一步提升生产规模,相关产业链生产基地、配套基础设施等正不断落地,涉及制造氢燃料电池的膜电极、碳纸材料、电堆等上游关键材料和核心零部件的拓展。目前,协氢新能源在深圳设有氢能无人机研发中心,在上海、池州设有燃料电池研发中心,池州、枣庄、张家港均有生产基地,其中池州生产基地可实现多款无人机的兼容组装生产,月产能超300台;氢航科技在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建设年产万套级燃料电池动力PACK组装产线,生产出的风冷堆氢燃料电池装置可应用于氢电航空;华旺(青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镇拟建设年产1000架氢能低空无人飞行器项目,新上生产线2条。

图丨协氢新能源无人机生产基地

在政策强力驱动与市场积极响应的双重赋能下,“氢能+低空经济”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与巨大发展潜力。我国将通过完善适航认证标准、构建安全监管体系,为氢能航空应用筑牢发展基石;各地以多元化场景示范为牵引,推动氢能与低空经济深度融合,形成可复制的创新模式,促进技术迭代和产业升级。此外,通过深化产学研用协同、拓展国际合作生态,我国正加速构建开放共赢的产业格局,为低空经济注入持续腾飞的动能。

展望未来,随着氢能设备成本下降、基础设施网络完善以及智能化技术突破,“氢能+低空经济”将迈向更智能、更高效、更普惠的全新阶段。氢能无人机、氢能eVTOL等氢能飞行器将有望突破规模化应用瓶颈,成为城市空中交通网络的重要载体。这不仅将重塑城市三维空间利用模式,推动形成零碳、集约的新型智慧城市生态,更将引领全球新能源航空产业变革,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强劲增长极。一场由清洁能源驱动的“空天革命”,正从蓝图照进现实。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