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全球港口绿色甲醇加注竞速,中国领航
发布时间:2025/09/05 18:05      来源:中国氢能联盟      分享:


2025年上半年,我国上海港交出了一份令全球航运业瞩目的绿色成绩单:绿色甲醇加注量突破1.6万吨,累计加注量达2.55万吨,占全球港口绿色甲醇加注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航运绿色燃料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展现了我国在船用绿色甲醇加注服务方面的全球领先地位。

据国际海事组织(IMO)统计,航运业每年约排放二氧化碳10.76亿吨,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总排放量3%,航运业脱碳减排迫在眉睫。绿色甲醇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船用燃料,正成为航运业绿色转型的重要选择。船舶“扬帆远航”使用绿色甲醇燃料,关键在于建设健全完善、便捷、可靠的燃料加注网络。面对航运业绿色转型带来的巨大机遇,各国正积极推动覆盖广泛、高效安全的绿色甲醇加注体系建设,力争在这场塑造未来航运格局的竞争中抢占先机。

中国港口加速构建绿色甲醇加注网络

图丨“海港致远”轮为“阿斯特丽德马士基”号加注绿色甲醇

图片

图丨“海港致远”轮为“HMM Forest”轮加注绿色甲醇

为加速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我国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推动绿色甲醇加注体系发展。交通运输部发布《交通运输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补贴实施细则》,明确将甲醇单一燃料动力船舶和燃油替代率50%以上的甲醇和燃油双燃料船舶纳入补贴范围;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完善车船绿色燃料加注体系”。上海、香港、青岛等多个港口城市也相继推出配套支持政策:上海正式施行《水上甲醇燃料加注作业安全管理办法》,填补了国内船用水上甲醇燃料加注作业管理制度空白;香港发布《绿色船用燃料加注行动纲领》,设立“绿色船用燃料加注奖励计划”,鼓励和推动业界提供绿色船用燃料加注服务;青岛自贸片区出台《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港航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支持办法》,明确对开展绿色燃料加注业务的企业,按年度实际加注业务量、加注方式等,分类型分档次给予不超过300万元奖励。

这一系列精准施策,为中国港口绿色甲醇加注业务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绿色甲醇在全球航运脱碳浪潮中价值凸显,以上海港为代表的中国港口正加速构建清洁能源加注网络,并在短时间内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2024年4月,上海港通过“海港致远”轮为“阿斯特丽德马士基”号完成大型绿色甲醇动力集装箱船舶的“船-船”同步加注,成为我国首个具有绿色甲醇燃料“船-船”同步加注服务能力的港口,实现了从0到1的重大突破。

乘势而上,上海港绿色甲醇加注能力迅速实现了从首秀到国产化、常态化的跃升。今年1月,“海港致远”轮在为“ANE MAERSK”轮加注约3000吨甲醇燃料的同时完成了集装箱装卸作业,此次加注是上海港今年首次为大型甲醇燃料集装箱船开展“船-船”同步加注;3月,为韩国“HMM Green”轮加注约2900吨国产绿色甲醇,成功打通从生产、运输到加注的全产业链关键环节;5月更是在上海洋山港创下单艘次8000吨甲醇燃料“船-船”同步加注新纪录,标志着上海港已稳步构建形成常态化甲醇燃料加注供应链。

除上海港外,大连港、青岛港等港口也积极跟进,全国多港口协同、梯次布局的绿色甲醇加注网络正在形成。7月15日,中国船燃在大连港成功为我国首艘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加注500吨国产保税绿色甲醇,填补了大连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绿色甲醇加注业务的空白;青岛港于2024年取得甲醇加注经营许可,并在今年8月顺利完成“中远海运康乃馨”轮210吨甲醇加注,标志着青岛港首单船用甲醇加注业务成功落地,实现多品类绿色船燃加注能力再升级;舟山港、天津港、香港港等也正大力推进甲醇加注服务,积极进行技术储备和试点项目筹备,共同构建覆盖中国沿海的多层次绿色燃料供应网络。

全球港口加注能力竞逐重塑航线格局

图丨专用加注船Golden Antares抵达新加坡港

就全球来看,目前绿色甲醇燃料加注业务仍处于发展初期。各港口依托自身区位、政策或产业链优势竞相卡位,力图在航运能源转型浪潮中掌握主动权。亚太地区以新加坡为轴心,中国上海、韩国蔚山-釜山等港口紧随其后;欧洲则由荷兰鹿特丹-阿姆斯特丹双港联动,辅以北欧哥德堡、赫尔辛基等形成辐射带;北美休斯顿、萨凡纳等亦在加紧规划首批商业化项目,多点试水共同重塑未来航线版图。

新加坡港凭借其全球最繁忙港口的地位和广泛连接网络,继2023年完成全球首单后,于2024年5月实现商业化同步加注。2025年8月,专用加注船Golden Antares轮装载5000吨中国天津生产的ISCC认证绿色甲醇抵达新加坡,该船将先在新加坡完成港口手续,并对质量流量计(MFM)系统进行启用与调试,确保设备符合《甲醇加注技术参考规范》(TR129)的相关要求,力求于构建规模化、规范化能力以巩固其多燃料加注中心地位。

荷兰港口在甲醇加注领域表现尤为活跃。其中,作为欧洲甲醇加注中心的鹿特丹港发展迅猛,其2025年第一季度的生物甲醇加注量已达5490吨,超过2024年全年总量。该港曾于2021年首创驳船对船甲醇加注模式,并于2023年为马士基旗下Laura Maersk轮供应绿色甲醇。同时,阿姆斯特丹港则通过《清洁航运愿景》积极推动成为“多燃料港口”,支持包括甲醇在内的多种替代燃料加注,并于2025年5月宣布完成首单船对船甲醇加注作业,与鹿特丹港形成协同发展之势。

上海港创纪录的加注量、从首秀到常态化的快速跃升;中国关键港口网络的梯次布局,显著提升了中国在全球绿色甲醇加注领域的影响力与竞争力,为航运业脱碳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参考。与此同时,全球主要港口也在加速布局,共同推动绿色甲醇加注生态的发展。然而,绿色甲醇的生产、运输、认证和加注标准尚未完全统一,规模化供应网络仍需完善,这些挑战为全球协作创造了空间。未来,中国将积极投身于并主导国际绿色航运相关规则及标准的制定,着力推动构建公平且透明的全球绿色燃料市场体系。与此同时,中国将与国际合作伙伴紧密协作,共同探索并建设跨区域的“绿色航运走廊”,通过协调关键航线各方政策、统一行业规范以及实现设施共享等举措,全力加速全链条零排放目标的达成,引领全球航运业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之路。图片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