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行业标准《车用压缩氢气瓶充装、使用与检测管理要求》公开征求意见
发布时间:2025/09/05 18:05      来源:中国氢能联盟      分享:


9月1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北京市地方标准《车用压缩氢气瓶充装、使用与检测管理要求》(以下简称《标准》),并公开征求意见,旨在规范车用压缩氢气瓶的充装、使用与检验检测行为,进一步提升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行安全性,助力北京市氢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标准》适用于依据GB/T 35544和GB/T 42612设计制造、公称工作压力不超过70兆帕、公称水容积不大于450升、贮存介质为压缩氢气、工作温度范围为-40℃至85℃的车用压缩氢气瓶,但无法拆卸进行定期检验且安装在长度不超过8米、座位数不超过19座的载客车辆上的气瓶除外;氢燃料电池城市轨道交通、氢能船舶及氢能发电装置等所用的车用压缩氢气瓶也可参照该标准执行。
《标准》内容涵盖充装管理、使用管理、检测管理三大核心环节。
在充装管理方面,《标准》明确了加氢站运行管理要求,规定卸气柱应安装紧急切断阀自动控制阀,并配备不少于5米的供气软管,以确保与氢气运输设备形成连锁紧急切断功能。同时,要求作业人员必须穿戴防静电工作服、安全帽及防静电鞋,进入设备工作区域或加氢前必须先触摸静电释放装置,排除身上静电。《标准》还对车用压缩氢气瓶的充装场所、充装前中后的安全质量控制提出了相应规范,要求充装场所需设置氢气泄漏监测和火焰探测装置,具备自动报警和紧急切断功能;加氢枪接口必须具有明显的区分标志,防止35兆帕和70兆帕气瓶误用等。
在使用管理方面,《标准》明确了使用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要求建立完整的安全技术档案,包括使用登记证、产品质量证明、检验报告等。使用单位应建立气瓶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完善安全技术档案,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标准》还强调应定期对气瓶进行自行检查、检验和隐患排查,确保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在检测管理方面,《标准》细化了检验周期、项目和检验前后的工作要求,明确气瓶应定期进行外观检查、内部检查、水压试验等全项目检验。其中,要求使用分辨率不低于1毫升/立方米的氢气泄漏检测仪,在检测压力不低于公称工作压力20%的条件下,泄漏浓度不得超过300毫升/立方米。同时,详细规定了氮气置换的工艺流程,要求至少进行三次0.3兆帕~0.5兆帕的纯净氮气置换,置换后氢气体积浓度不超过1%。《标准》还提出"储氢系统预检查"程序,通过氢泄漏检测等技术手段,科学判断是否需拆卸检验,提升检测效率的同时保障安全;要求检验机构通过数据接口向制造单位或产权单位的气瓶追溯信息系统传输检验数据,实现气瓶信息全程可追溯。
截至目前,《车用压缩氢气瓶充装、使用与检测管理要求》已完成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图片

附件下载

1.车用压缩氢气瓶充装、使用与检测管理要求-征求意见稿

2.意见反馈表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