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国际氢能丨国际能源署发布《2025年全球氢能评估》
发布时间:2025/09/16 17:05      来源:中国氢能联盟      分享:



9月12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2025年全球氢能评估》(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是清洁能源部长级氢能倡议(CEM Hydrogen Initiative)的重要成果,旨在为能源部门利益相关方提供氢能发展现状与前景的最新信息,并为日本主办的氢能部长级会议提供讨论基础。

《全球氢能评估》是国际能源署的年度出版物,跟踪全球氢气生产和需求,揭示政策、基础设施、贸易、投资和创新方面的最新发展,旨在向能源部门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关氢能现状和未来前景的最新信息。报告全面涵盖了全球氢能需求、生产、贸易与基础设施、投资与创新以及政策支持等多个核心维度,并特别设置章节聚焦东南亚地区的氢能发展机遇。

报告显示,清洁氢能行业已达到一个重要里程碑。全球超过500个项目已承诺投资1100亿美元,这些项目处于已完成最终投资决定(FID)、正在建设中或已投入运营的状态,较去年同期增长350亿美元。自2020年以来,该行业承诺投资额年均增长率达50%。在供应方面,目前已承诺的清洁氢能项目总产能已超过600万吨/年,其中100万吨已投入运营。考虑到项目延期和预期的产能损耗,到2030年,目前的项目储备可支持高达900万/年至1400万吨/年的清洁氢能产能。
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氢气需求增至近1亿吨,较2023年增长2%,与整体能源需求增长保持一致,其中绝大部分由传统化石燃料制氢满足。目前,化石燃料制氢成本仍远低于低排放制氢,但报告认为,随着技术成本降低以及可再生能源增长强劲地区新法规的实施,预计到2030年,两者之间的成本差距将逐步缩小。
在需求方面,目前已确保约360万吨/年的清洁氢能约束性采购量。随着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等主要市场政策的明朗化,到2030年,高达800万吨/年的清洁氢能需求可能实现。
尽管受成本高昂、需求不确定性及基础设施发展迟缓等因素影响,低排放氢能发展近期出现项目调整,但报告预计到2030年低排放氢生产将保持强劲增长。届时,已投入运营、在建或已达成最终投资决策的项目年产量预计将较2024年水平增长五倍以上,突破400万吨。若能出台有效政策创造需求,到2030年还有望进一步实现年产能600万吨的追加。
在氢能贸易与基础设施方面,报告指出传统上氢衍生产品贸易受天然气资源禀赋驱动,主要出口国通常是天然气产量大国。未来,拥有丰富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国家,或具备天然气结合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应用能力的国家,可能成为低排放氢及其衍生物(如氨、甲醇和合成煤油)的关键供应国。除这些能源载体和原料外,各国还可能出口更高附加值的氢基产品,如其他氮基化肥和热压铁块。
报告特别关注港口在氢能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指出领先港口可能成为航运业采用低排放氢基燃料的先行者。氢基燃料与其它燃料及能效提升措施协同发力,将成为实现国际海事组织(IMO)脱碳目标的关键要素。其在航运领域的应用规模将取决于强有力的监管信号、兼容船舶技术的部署以及供应链与基础设施的扩展。截至2025年6月,全球已有超过60艘甲醇动力船舶投入运营,另有近300艘订单正在建造中。推进加注基础设施建设是避免近期出现发展瓶颈的关键举措。
中国在电解槽制造与部署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目前拥有全球约65%的已安装电解容量和近60%的制造产能。北美地区承诺投资总额约230亿美元,目前占据全球85%的低碳氢产量。欧洲承诺投资总额约190亿美元,占2030年全球预期需求的近三分之二。报告还指出,中国制造商正积极通过技术创新和海外布局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东南亚地区作为新兴氢能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年氢需求约400万吨,目前主要集中于化工领域。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越南等国正积极推动低碳氢项目,尤其是在氨和甲醇生产中引入低排放氢,以促进能源结构转型和增强能源安全。
IEA在报告中更新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呼吁各国政府继续支持低排放氢生产项目,加速重点领域的氢能需求释放,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强对新兴经济体的技术合作与产业链支持,以通过国际协同推动氢能在全球能源转型和气候治理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图片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