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丨全球首个绿氨碳减排方法学发布激活氢及氢基衍生品市场,关键在于“政策支撑”与“标准认证”的协同发力。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氢、氨、醇生产国和消费国,加速构建强有力的国内政策框架并积极参与引领国际标准互认,不仅关乎“双碳”目标的如期实现,更是抢占全球氢经济价值链制高点、塑造未来绿色能源话语权的战略抉择。6月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正式发布了《巴黎协定》6.4条机制(Article 6.4 mechanism)下的
2025-06-27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转型,氢能产业向绿氨、绿醇等“泛氢”方向发展已成全球共识。当前,绿氢及其衍生物绿氨作为零碳燃料替代航运传统化石燃料前景广阔,欧洲、日本、韩国、中国等多国均在积极布局氨动力船舶技术路线。同时,基于绿氢合成绿氨的项目正逐步落地。据国际肥料工业协会(IFA)数据,全球已开工建设的绿氨项目产能达每年350万吨,远期规划产能则高达每年7500万吨。安全是产业发展的基石,贯穿于绿氨生产、储运
2025-06-25
炎炎夏日,果蔬生鲜、速冻食品的需求持续增长,冷链运输行业迎来“旺季”。恰逢电商平台618购物狂欢节,从岭南荔枝到渤海海鲜,从高原鲜菌到江南时蔬,一辆辆氢燃料电池冷藏车疾驰在全国路网,将源头锁鲜的瓜果生鲜高效送达城市餐桌,让千家万户享受“舌尖上的新鲜”,更为区域特色农产品打通了低碳出圈的“鲜”行通道。根据《开启绿色氢能新时代之匙:中国2030年“可再生氢100”发展路线图》,受技术突破和规模化推动带来的降本影
2025-06-13
甲醇是重要基础化工原料之一,应用场景广泛。全球范围来看,近三分之二的甲醇会用于生产甲醛、乙酸和塑料等其他化学品。国内来看,甲醇产业下游的第一大需求场景为甲醇制烯烃,占甲醇消费量的一半以上。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重点国家发布实施鼓励可再生能源以及清洁燃料发展等政策措施,绿色甲醇作为低碳燃料的需求规模显著提升,或将成为未来甲醇需求主要的增长点之一。产业链分析目前国际上对于绿色甲醇的定义还没有统一标
2025-05-16
绿色合成氨(以下简称“绿氨”)被认为是潜力极大的传统化石能源替代燃料,其生产过程可实现零碳足迹。目前我国合成氨行业主要采用哈伯-博施法(Haber-Bosch)工艺,所需氢气大多来自传统化石能源制氢,氨合成环节需保持高温高压环境,全生命周期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绿氨主要是通过绿氢替代和绿电供能,取代传统化石能源供热供电供氢,实现生产过程零碳排放。由于氨相对较高的能量密度、易液化、易储存等特性,推动氨的燃料化利用
2025-05-08
5月6日,由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编写的《中国氢价指数年度报告(2025年版)》(以下简称《氢价指数报告》)正式发布。《氢价指数报告》立足于中国氢能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分析了氢价指数运行波动情况及氢价竞争力评估结果,对全国及重点区域氢能市场价格发展形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并结合当下产业链降本需求提出措施建议。为全面、客观、及时地反映全国及各区域氢能价格的变化趋势,有效跟踪氢能经济运行态势,中国氢能联盟自2021年就
2025-05-06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要求,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指导国能氢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行业相关机构和专家共同编制了《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聚焦国内外技术和产业发展,系统梳理2024年全球氢能产业发展情况,并对2025年中国氢能产业发展进行展望。2024年
2025-04-28
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鸣枪开跑20支人形机器人赛队冲出起跑线完成21.0975公里的赛程该赛事不仅是体育与科技的跨界创新更是具身智能发展的里程碑事件激发了社会对「人机共生」的广泛关注和深度探讨图丨天工机器人冲线完赛今年,具身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彰显了该领域背后的巨大市场潜力和发展机遇当前,具身智能产业发展高度依赖能源系统支撑氢能凭借能量密度高、快速补能、零碳排放等特性成为突破
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