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钢集团宣布,旗下河钢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钢工业技术”)联合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未势能源”)打造的新一批氢能重卡投入运营。目前,河钢工业已累计投入运营255辆氢能重卡,累计行驶389万公里,完成减碳3851吨。本次投入运营的氢能重卡主要运行于“唐山港—秦皇岛”运输专线,服务于河钢集团及上下游客户新能源运输业务。河钢工业技术与未势能源先期规划以200辆氢能重卡示范运营为切入点,先
2023-11-25
11月13日消息,由国家管网集团组织开展的国内首次掺氢天然气管道泄放喷射火试验与封闭空间泄漏燃爆试验日前成功实施。此次实验填补了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掺氢泄放燃爆验证试验的空白,为实现天然气长输管道掺氢输送技术自主可控奠定了重要基础。该项目选用X65钢级、323.9毫米管径管道,放空立管高度为5米,试验压力高达12兆帕,最大掺氢比例为30%,模拟的封闭空间结构参照输气管道阀室建设。试验通过获取全尺度喷射火热辐射强度、封
2023-11-16
10月26日,随着加满氢能的燃料电池公交车驶出万全油氢电综合能源站,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氢能公司)赤城风氢储多能互补示范项目完成了制氢全系统调试,充装首车合格氢出厂输运至公司自营万全站,实现对张家口氢燃料电池公交车顺利加注,标志着公司成功贯通了可再生氢“制储输用”全链条一体化运营,将实现全球首个可再生能源制氢减排方法学的平台应用。这是国家能源集团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氢能新质生产力的
2023-10-31
10月25日,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汽车”)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未势能源”)联合长城商用车如果科技共同开发制造的“长征氢能轿运车”首批16辆正式交付蚂蚁物流,并即将投入市场化运营,以开拓“氢能轿运车”示范应用场景。本次批量交付的16辆氢能轿运车,是基于轿运车最新法规标准,立足细分市场用户需求打造的中置轴轿运车。车型整车长12米,宽2.55米,高3.99米,采用底盘轻量化设计和侧挂式、单侧两
2023-10-27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与环境小分子催化研究中心围绕近岸/离岸海上风电制氢需求,研发出以海水为原料制备氢气联产淡水的新技术,并依托该技术完成了25千瓦级装置的测试验证。项目团队利用电解水产生的废热作为海水低温制淡水热源,建立了废热回收系统并与海水低温淡化技术进行集成耦合。相比传统淡水电解水制氢,省去了废热移除所必需的换热器单元以及冷却介质,减少设备成本与能耗。在此基础上,
2023-10-23
10月10日,全国最大的氢能全产业链创新生态项目——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氢能公司)宁东可再生氢碳减排示范区项目枣泉加氢站建成中交,至此,该项目所含两个加氢站(永利加氢站和枣泉加氢站)已全部顺利中交,取得重要阶段性建设成果。作为全国最大的“新能源+制氢”耦合化工全产业链示范项目,宁东可再生氢碳减排示范区项目位于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由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氢能公司)、宁夏煤业、宁夏电力公司合作开发建设
2023-10-12
图文来源: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社湖北分社联合出品国内首艘氢燃料电池动力示范船“三峡氢舟1”号10月11日上午在湖北宜昌三峡游客中心(九码头)完成首航,这标志着氢燃料电池技术在内河船舶应用实现零的突破。据测算,“三峡氢舟1”号相比传统燃油动力船舶,预计每年可替代燃油103.16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43.67吨。“三峡氢舟1”号为钢铝复合结构,总长49.9米、型宽10.4米、型深3.2米,氢燃料电池额定输出功率500千瓦,续航里程可
2023-10-11
8月30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宣布,我国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直接制绿氢项目——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全面建成投产。随着配套的光伏电站全部建成、实现全容量并网,该项目可以满负荷生产绿氢,每年生产的2万吨绿氢全部就近供应中国石化塔河炼化公司,用于替代炼油加工中使用的天然气制氢,实现现代油品加工与绿氢耦合低碳发展。该项目的全面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绿氢规模化工业应用实现零的突破。库车项目的
2023-08-31